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电信学院 案例负责人名字:卢晶琦
教学团队成员:王丽娟、孟庆元、王桓
一、案例网址
https://mooc1-1.chaoxing.com/course/201411079.html
二、使用的在线教学工具
学习通、钉钉、C语言网等Online Judge平台;
三、辐射覆盖面
《程序设计基础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,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C/C++基础语法,并运用它们编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由于C/C++语言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,因此,在本科生教学体系中,本课程的教学仅是起点,而非终点。
依托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,教学团队历时多年的磨砺,精心打造出了“精品在线课程+精品教材+常识点微视频+在线测试题库”一整套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《程序设计基础》多元立体化教学课程体系。
四、案例特色与创新
(一)学员调查,明确教学思路
课程开始前,例行学员调查,结果如下图所示,大体具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条件。
30%的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,27%的学生喜欢在线学习,预测如按照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推进,势必会出现两极分化,顾此失彼的现象,因此考虑采用混合式分层教学的思路。
(二)分层教学,正视个体差异
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,以学生为中心,以结果为导向,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,设计了理论和实践不同的分层学习路径如下图所示。
基础语法学习环节
综合编程练习环节
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多元化的优势,打破班级界限,保证大部分同学在其“最近发展区”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,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符合自己相应层次的目标并有超越的可能。同时,设计包含作品完成度、测试用例设计、程序规范性和报告撰写四个维度的形成性评价量表,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,也有利于他们了解App设计流程和规范,养成好的编程习惯。
(三)多元策略,力求教学效果
1、四步法强化基础语法的掌握
2、实验实践项目驱动,强化应用能力;
区别于传统的“程序设计基础”和“程序设计实践”分离教学的模式,首次以项目驱动的方式,按照常识点重构教学案例,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,强化应用能力。
以“个人所得税计算器”为例,从V1.0~V4.0App逐渐完善,增加实践的实用性、趣味性的同时,也逐步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、探究体验的自主学习习惯,必将终身受益。
3、构建学习共同体,学业数据分析下的班委协助督学
面对VC、VS、Dev C++、XCode等多个不同的程序编译器远程调试问题,鼓励学生组建多个在线学习共同体,缓解自主编程时面对bug时的孤寂和无助感;分享学习笔记,彼此鼓励,提升学习的信心和动力。同时,根据每周的学业数据分析,由班委协助后进学生的督学和帮扶。
© 版权所有: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888000aa赌船-www.888000aa.com-官网 / 学校地址: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学院路1号 / 邮政编码:528400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05008828号 |